- A+
我国学者房柱等(1975年)用纸碟法实验证明,1%~10%的蜂胶乙 醇(或乙醚)提取液对我国常见的皮肤浅部的致病黄癣菌、絮状癣菌、红色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羊毛状小孢子拉塔基亚、石膏样小孢子菌、石膏状癣菌、大脑状 癣菌、紫色癣菌和断发癣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深部致病真菌,如白色念珠菌、隐球菌、紧密着色真菌、裴氏着色真菌等掏作用较弱。对熏烟色曲菌和黑曲菌等 未显抑菌效果。他们还指出,无论是乙醇还是乙醚浸提物,无论是意大利蜂蜂胶还是塞浦路斯蜂蜂胶,其抗真菌作用均无明显差别。 Cizmarik等(1976年)实验证实,蜂胶确实有抗真菌作用。蜂胶乙 醇提取物对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红色癣菌0.1%~0.5%,石膏样癣菌 0.25%~1.5%,疣状癣菌0.1%~0.25%,断发癣菌0.25%~0.5%,黄癣菌0.1%~0.25%,紫色癣菌0.1%~0.25%,玫瑰 色癣菌0.5%~1.5%,狗小孢子菌0.25%~1.0%,扭曲型小孢子菌0.1%,奥杜盎小孢子菌0.1%~0.25%,石膏样小孢子菌 0.5%~1.5%,絮状0.1%~0.5%。 李树莱等(1980年),测定蜂胶乙 醇提取物对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如下:紫色癣菌0.02%,蛙类真菌0.04%,黄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新型隐球菌 0.08%,红色癣菌、石膏样癣菌、大脑状癣菌、叠瓦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絮状癣菌0.157%,毛真菌0.25%,孢子丝菌、白色念珠菌 0.313%。裴氏着色真菌0.625%,断发癣菌、熏烟色曲菌、星形奴卡菌1.25%。 Millet-Clerc等(1986年,1987年)采用不同来源的蜂胶样品测试引起人类感染的6各真菌,结果均表现出抗真菌活性。但不同的蜂胶样品对 同一种真菌的抗菌活性有很大差别。他们还用蜂胶与9种抗真菌制剂对4种真菌感染疗效比较,发再蜂胶对其中3种真菌的疗效与其他一些制剂剂的效果相当或更好,并 在一些实验中发现与丙二醇使用可加强蜂胶的活性。 Lori(1990年)用试管内实验观察到5%~10%蜂胶能阻止断发癣菌的生长。
成都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兰建强等(2000年)用蜂胶溶液进行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蜂胶对引起烟草赤星病的链格孢菌和引起黑茎病的烟草疫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大(0.05%~10%)。 许多学者对蜂胶抗真菌的有效含有做了大量研究证明蜂胶中的高良素不但是有效含有,也是抗真菌的主要含有。蜂胶中的5,7-二羟-3,4-二甲氧黄酮和 3,5-二羟基-4,7-二甲氧化铜在较低的浓度(2.5%—3.5%)时即能有抑制羊毛状小孢子菌和发�菌的作用。蜂胶中的乔松素、对香豆苯酸酯、短叶 松素-3-乙酸乙酯、短叶松素、高良姜素和咖啡酸酯对浅部真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不如制霉菌素。
- 土蜂蜜微信号:fmbaike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加我好友
- 红包福利社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