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的繁殖管理技术有哪些?

  • A+
所属分类:宠物常识

1.雌雄蛤蚧的鉴别

雌雄蛤蚧在外形上差异不明显。从尾部区别,雄体尾基较粗大,从腹面看,雄体在横裂的泄殖孔外下方两侧有稍明显的两个小突起,上各有一小开口称肛后囊孔,用指轻压囊孔的稍后方,如果见有一对赤色的半阴茎从泄殖孔两侧伸出,便可确认为雄体,否则即为雌体。

2.产卵与孵化

蛤蚧出蛰寻食后1个月左右,开始繁殖产卵。由于雄蛤蚧多了,便会互相争雌夺食,咬断尾巴,降低药用价值,并且雄蛤蚧还有吃卵及咬死小蛤蚧的特性,故在群体中不宜多,以20—30条群体中配1条雄蛤蚧为宜。多余的应在入冬前或出蛰后淘汰,加工做药。

繁殖时,将待产卵的雌蛤蚧养在笼内,并用纸格分开,纸格内贴一层薄纸,蛤蚧产卵于纸上,以便扯下薄纸取卵。笼外需用布遮光,以便蛤蚧安静产卵。产卵后,要及时保护,防止亲蛤蚧吃卵。

此外,还需注意鼠、蚂蚁等破坏卵。蛤蚧的孵化率较低,一般仅39.6%。早产卵、坏卵、无精卵在孵化前及孵化中应逐一清出[来源:www.cyonE.com.cn/],受精卵在一个半月之后,外观灰褐色,未受精卵仍保持外观白色。但是即使是完好的受精卵,如果放在潮湿不通风或霉菌滋生的环境中孵化,也能被霉菌侵入,从而影响孵化率。受霉菌污染的卵很快变为褐色,重量减轻,中空,放入水中可漂浮,不能孵化。除蛤蚧卵本身的各种不利因素外,一个正常卵是否正常发育,与温度和湿度有极大关系,尤其是温度。

气温高的地区(平均温度30—33C),蛤蚧卵的孵化期为70—80天。凡气温较低的蛤蚧产地,产卵期相对较晚,孵化期较长,当年卵孵化不出,需延迟至来年天暖时孵出。这样孵化期短的要200多天,长的达300多天。如果掌握了温度对孵化的影响,就可以借助控制温度来调整卵的孵化速度。

按照一般规律,10—11月份是不易诱捕到昆虫的季节,这时期孵出的小蛤蚧便会面临活食不足的局面,一进入寒冬,死亡率往往很高。如果采用降温孵化的办法,使卵延迟至来年4月份孵出,这样便可接上饲料供应,这对小蛤蚧的生长发育都有益处。如果是早期(5—6月)产出的卵,即便当年可以孵出,但因取食期不很长,也会影响个体生长。倘若采用加温孵化,孵化期将大大缩短,这样同样有利于小蛤蚧的生长发育。孵化期的湿度也不能忽视,一般地,按月平均相对湿度,7月为86%,8月为83%,9月为84%,10月为了3%。

    • 土蜂蜜微信号:fmbaike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加我好友
    • weinxin
    • 红包福利社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