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是壁虎吗?蛤蚧和壁虎的区别是什么?

  • A+
所属分类:百科问答

蛤蚧其实它就是大壁虎,还是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因此尽管蛤蚧它是一种不错的药材,但是对于野生的蛤蚧为了生态平衡大家还是不要肆意的捕杀,因此在生活中有一部分的投资者就看中了蛤蚧的市场需求,纷纷的开始养殖。

蛤蚧是壁虎吗

蛤蚧学名大壁虎,别称仙蟾、多格、哈等,为壁虎科壁虎属爬行动物,台湾称为大守宫,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头长大于尾长,我国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药用价值非常高。

蛤蚧生活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有草木生长的石灰石地带,常数条集居或独居在石山的悬崖洞穴、缝隙内或树洞中,有时也在人们住宅的屋檐、墙壁附近活动。听力较强,但白天视力较差,怕强光刺激,瞳孔经常闭合成一条垂直的狭缝。夜间出来活动和觅食,食物以各种活动的昆虫为主,包括蝼蛄、蚱蜢、飞蛾、蝉螂、黄粉虫和蚕蛾等,不食死的昆虫和食物,但经过人工驯养,也可放养。人工养殖大壁虎的过程中应以动物性昆虫为主、植物性昆虫为辅的原则,否则易导致大壁虎的营养不良,发生疾

蛤蚧和壁虎的区别是什么

蛤蚧别称大壁虎、蛤蚧、仙蟾等,为壁虎科壁虎属爬行动物,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为濒危,分布于广东、广西、河南、香港、福建及云南等地,台湾省也有记录,可入药,药用价值非常高,具有祛风、活络、散结的功效。

蛤蚧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头长大于尾长。背腹面略扁,头呈扁平三角形,皮肤粗糙,全身密生粒状细鳞,体色有深灰色、灰蓝色、青黑色等,头、背部有深灰、蓝褐等颜色横条纹,全身散布灰白色、砖红色、紫灰色、橘黄色斑点,尾有白色环纹。

蛤蚧动作敏捷,爬行的时候头部离开地面,身体后部随着四肢左右交互地扭动前进,脚底的吸附能力很强,能在墙壁上爬行自如。原来认为它的脚下有吸盘,其实其趾端膨大的足垫并不是吸盘,而是在足垫和脚趾下的鳞上密布着一排一排的成束的象绒毛一样微绒毛,如同一只只弯形的小钩,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抓牢物体,可以在墙壁甚至玻璃上爬行,微绒毛顶端的腺体的分泌物也能增强它的吸附力。

蛤蚧的收获加工

1、收获:每年4~9月是蛤蚧活动、繁殖季节,也是捕捉蛤蚧的时期。在蛤蚧分布地区,观察石山崖壁上的洞隙和树洞的周围、下方,若发现有蛤蚧的粪便,则可用以下方法捕捉:

①用长1米左右的细竹竿,顶端扎一小撮乱毛发,伸入洞内并不断摇动,蛤蚧误为飞虫或敌害,便一口咬住毛发,此时将竹竿往外拉,蛤蚧便被拉出洞口,立即捕捉。

②用1米长的铁丝,一端弯成钩,伸人洞内,钩住蛤蚧眼窝或下颌处时,拉出洞外捕捉。

③晚间在蛤蚧经常活动的地方,用手电筒照射,捕捉。

2、加工:捕捉到的蛤蚧宜放入小铁笼或竹篓内关严保藏。将捕获的蛤蚧,用刀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将血液抹干(不可水洗),用薄竹片和扁竹条撑开,同定,用砂纸扎好尾巴,以免折断,再用文火烘干。将大小相同的合成一对即成。

蛤蚧的饲养管理

1、投喂饲料:蛤蚧活动期,除雨天外,每天傍晚要打开黑光灯诱虫提供饲料。在天然昆虫不足时,应投喂人工饲养的昆虫,尤其是冬眠前的成体和幼小蛤蚧,要喂足饲料,使其健壮,保障安全过冬。另外,蛤蚧的饮用水和泳池水,要常换水,以保持干净。

2、清扫场地:室内箱养、房养、假山饲养的场地较小,应经常打扫干净,蛤蚧排出的粪便和剩余饲料应及时清除,使蛤蚧在一个较清洁的条件下生长和繁殖,减少疾的发生。

3、控制温度:入冬后,要及时加厚挂在墙上的麻片,关严门窗。如温度降至10℃以下,应在室内加温或点燃100瓦的长明电灯,提高室内温度,使蛤蚧安全过冬。在夏天气温上升至30℃以上时,除打开门窗通风外,应在室内喷水降温,或把水喷洒在蛤蚧体上,每天数次。同时泳池内要经常加满水,以便蛤蚧入池降温。

4、保护卵块:雄性蛤蚧有食卵的习性,其他动物也会损伤蛤蚧卵,在产卵期,应经常检查,发现有产出的卵块,应及时用铁纱网罩住加以保护。

5、加强检查:通过多年试养已发现蛤蚧一些疾,而这些疾病尚未有较好的办法治愈。为防止疾病传染,必须勤检查,发现有病的蛤蚧(常发现口角腐烂,爬行无力,从墙壁跌到地面等),应及时隔离治疗

蛤蚧和壁虎其实从本质上和功效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随着现在人们对它的认知越来越多,蛤蚧的市场需求每年也是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它的市场发展行情是非常不错的,而且野生蛤蚧又是国家的保护动物,并不提倡捕杀一些野生的资源。

    • 土蜂蜜微信号:fmbaike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加我好友
    • weinxin
    • 红包福利社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